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辨忠奸


古人說:「以勇事人者,以死矣。」意思是拿自己的勇力去向人表示忠誠,只有等死了以後才能讓人明白他的忠誠,這是何等悲壯的事呀!作為主人的人不能如此不識好歹,要有預知的能力才能讓這個對自己忠誠的人為自己服務;如果等這人都已犧牲了才知道他是忠誠的,豈不太不智了嗎?
吳王夫差就是一個好例子,伍子胥勸他不要進兵齊國,而要消滅越國,理由是齊國的民風及環境都不適合吳國人,但越國卻與吳國有著共同的風俗及環境,所以即便攻下齊國也是沒有幫助的,而攻下越國就不同了,可享其資源及人力,否則等越國壯大了還會成為吳國的大患。伯嚭卻勸夫差要進兵齊國然後威脅晉國,逐鹿中原成為霸主。
夫差顯然沒有採納伍子胥的建議而聽信了伯嚭之言,初次攻打齊國有了戰績,回國後第一件事就是殺了伍子胥,伍子胥臨死前詛咒吳國最後會被越國所滅,並求夫差將他雙眼挖出來放在南面的城門樓子上,他要看越王勾踐率軍攻入姑蘇城。果然後來勾踐攻破了吳國,俘虜了夫差,讓夫差悔不當初。
擱今天看咱們人民也不辨忠奸,竟然相信關說院長代表的是真正民意,反而將為民鋤奸的檢察總長繩之以法;相信攻佔議事殿堂的學生代表的是真正民意,卻將政府體制癱瘓視為是公民不服從;現在竟由一位出爾反爾的政客以絕食挾持民意,因此我們的下場絕不會比夫差好,因為我們不辨忠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