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

政府如鍋



    當國際經濟低迷時,政府就想擴大公共投資來刺激景氣,其中以公共建設的比例最高。公共建設投入大量資金,首先獲利的是大企業,他們囊括政府的絕大多數預算,只釋放少部分給勞工,雖然可解決不景氣時的失業問題,但企業大量引進外籍勞工或以外包人力的方式降低成本,則勞工還是處於政策受惠的邊緣位置。大企業、財團都是政策的最大獲利者,其藉由與政府內部的勾結,不斷將國家資源挹注於少數人手中,所以導致貧富差距擴大。這些公共建設還多是有自償能力,可帶動投資或降低社會成本的建設,但有些建設卻是所謂的“蚊子館”,不但無自償能力,甚至須耗費更多的維護費用。這些建設就是財團勾結政府內部最具體掏空的事証。
    韓非子有一比喻,說法令是要折服惡人的,像水剋火一般,但實際社會上,卻惡流橫行,法令總施展不開。原來在法令與惡人之間還有一道阻隔,就是政府;像水與火之間隔了一層鍋一樣。政府若是站在人民這邊的,法令就成了在鍋下的火,瞬間就把鍋裡的水煮沸了;但如果政府是站在惡人一邊的,那就像有了漏洞的鍋,水從漏洞裡滲出來把火澆熄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