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必也狂狷乎



    孔子說:如果不能找到合乎中道的人來教導,那就以狂、狷兩種人來教導吧;狂者進取,狷者嚴守分際,不至作惡。
    孔子如此說則間接說明了中道是要修行才能達到的,一般未經修行的人不是過分積極,就是消極不作為。孔子從事教育,便要將此兩種類型的人矯正成為符合中道的人,使其不作惡。在現實社會中,從事政治者,就明顯有狂、狷兩種類型的人,狂者作秀,表現自己如何戮力從公,討上司及選民的青睞;狷者則遇事推諉,不敢負責,他們藉上級的拔擢或以收買選民的方式立足政壇。
這兩種人都不是孔子眼中符合作為領導人的人,因此現代選民要睜亮眼,否則不是選出一個一天到晚作秀爆料,私下A錢的總統,就是什麼也不敢作,淨拿小鼻子小眼的事敷衍選民的總統。但確實在一票政客中要找出一個符合中道的人是不容易的事,只能從一堆爛蘋果裡挑一個比較不爛的。聰明的選民今天挑一個“狂”一點的,明天就挑一個“狷”一點的,使其中和一下,倒也符合孔子所說:“必也狂狷乎”的標準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