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5日 星期四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近來選情緊繃,各式中傷對手的語言文宣不斷;目的都是要貶抑對手,拉抬自己;對象也不是真正的競爭對手,而是選民大眾;但是選民究竟喜歡什麼樣的語言形式呢?由於競選策略講求反差及媒體的放大效果,幾乎使候選人都採取攻勢,想一擊中的,致於死地;所以近些年來有許多競選奧步及不實文宣紛紛出籠,栽贓抹黑,無所不用其極; 但也因為過分使用的結果,使選民對各種突如其來的選舉事件已漸感麻木,甚至厭惡;也許這就是民主的陣痛期,我們也只能期待逐漸成熟的選民能唾棄這種不正當的競選花招,還原選賢與能的制度本色。
    但是我們都不能期待政客及政黨或選舉制度本身能帶領大家改善選風,而只有選民的自覺意識逐漸形成社會絕大多數的共識後,選風才能真正得到改進。選民對於政治人物的語言不可毫不思考的全盤接受,尤其要以其批評對手的語言細加分析。候選人的政治承諾一般都針對未來,所以無法事先檢視;而對政敵的批判則往往是已經發生過的狀況,因此其批判者的存心就可毫無保留的呈現出來。如果存心是為了公共利益的,則批評往往是正面而且是可改進的;如果是惡意的,則完全以擴大損害效果,且強調其不可逆轉性。
    譬如最近有一則批評台鐵及高鐵預售票退票扣手續費的新聞,內容就列舉了一張從基隆到板橋票價25元的台鐵車票,如果退票要扣手續費15元近60%,所以直批不合理;還訪問台鐵人員是否有這樣的規定,並向旅客詢問其合理與否;其實台鐵手續費無論長短程每票皆是15元,而媒體竟以最短程的票價來列舉,顯然就不符比例原則;而對票務人員及旅客的訪問又都事先設定答案,摘取自己所要的進行報導,明顯是先射箭後畫靶的操弄。選戰中像這樣具有目的的操弄充滿惡意,而且很能撼動人心,使操弄者獲利。
    例如蔡英文在最後一場政見發表會上答覆馬英九有關陳盈助、富邦案、司法追殺等政治抹黑事件時說:“在野黨可合理懷疑執政黨,而提出異議;但執政黨卻有義務向人民交待清楚。”這就是蔡英文對“公平”的定義,也無怪乎她的語言及文宣是如何的“合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