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土地與資本的公義



    國父民生主義中的兩項特點,一是土地政策;一是國家資本。國父特別把都市與鄉村的土地作區別,並認為鄉村土地是農民的生產條件,所以主張平均地權,不准少數人壟斷土地,使多數人沒有賴以為生的耕地;在都市中主張土地漲價歸公,理由是都市土地的漲價是全民的貢獻,因此地主不可壟斷漲價的利益。
    民生主義中對土地的主張內容,在鄉村不准少數人獨佔,在都市中不准壟斷利益。因此政府要實現土地正義,就是對都市建地交易應實施實價課稅,並嚴格限制農業用地的非農使用。如這次文林苑的強拆事件,政府都更是協助居民改善居住條件,並釋放容積限制以增加都市土地的供給,但此美意若被少數人阻絕,又如何實現土地正義呢?台北市政府的強拆是否執法過於粗暴,可受公評,唯社會正義如無法依法實現,政府存在的意義為何?
    發達國家資本方面,主張具壟斷性質與關係民生至鉅的事業國營化,譬如交通、電力、電信等;所謂具壟斷性質者,就是該事業涉及的層面廣,如果開放競爭將增加經營的困難度及重複投資的情況,例如交通事業中道路鐵路橋樑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大,如由私人經營將產生操縱價格的情形,不利民生;所謂“關係民生至鉅”,指的就是民生必需物資如電力、能源、水等,這些項目產品如開放私人經營,會影響國家的競爭力。
    如今我們將許多應具壟斷性質的產業,分割交由民營企業經營,譬如高鐵與台鐵分離經營,公路客運與道路養護分離,甚至客運路線也切割營運,表面上各有專精,但結果是造成個別企業的大量虧損,以致無法提供完善的服務。在關係民生至鉅的油品項目自開放給台塑化加入經營後,消費者似乎也沒有從中得到利益,但卻將屬於全民利益的一部分拱手讓給了私人;其他如台電收購民營電廠的電力,都在自行發電的成本之上,根本就是圖利私營企業。而這次漲價風波把矛頭再度指向這些國營事業,嚴厲批評他們效率低,人事成本高,卻忘了政客干預的影響,已使國營事業失去了當初設立的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