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政策推演與規劃



    歷史上秦武王想擺脫六國對他的封鎖,就訂下“通三川,窺周室”的戰略方針,三川指的是三川郡,本是韓國的領土,因境內有黃河、雒水、伊水而得名,秦武王當時就想從這裡“問鼎中原”,因為這裡才利於戰車通行;說到“問鼎中原”的鼎是當時東周國尚保存的一件文物,由九隻鼎構成,各代表四面八方及中原共九隻,也是天子擁有天下的象徵;問鼎的意思是去見識一番,實際上就是以武力作後盾的逼東周交出來。
    這段歷史還牽涉出秦武王與甘茂的“息壤之盟”,武王想派甘茂去攻打宜陽,也就是三川郡下的宜陽縣,這裡有韓國的重兵把守,就是防止秦國由此進入中原;在此之前,秦國曾與韓、魏兩國合攻楚國,並且佔領了楚國的漢中,當時就有甘茂參與;所以此番秦武王要攻打宜陽,就想到此人,遂命他去與魏國約定好,共同出兵攻打韓國;甘茂雖完成了這項使命,但對於要攻克宜陽一事,仍無把握,尤其他在朝中還有兩政敵﹝向壽及公孫奭﹞正準備隨時咬他一口,所以他趁秦武王來息壤迎接他時,對武王說了一個“曾參殺人”的寓言故事,意指他可能久戰不下而遭其他臣子的誹謗,以致使武王懷疑其忠誠,將他撤換;武王遂與甘茂訂下盟約,絕不聽信讒言;後來果然久攻不下,摴里子及公孫奭對甘茂非議,武王召見甘茂準備退兵,甘茂見了武王,說到“息壤之盟”,這才使武王想起當初與甘茂所訂下的誓言,於是繼續派軍增援,不理讒言。
    秦武王要攻佔韓國的宜陽,一方面是想方便大軍的戰車由此進出;另一方面就是向東周施壓,要他們把九鼎奉上;所以暫時雖只是韓國的外患,其實東周就是秦國下一個目標了,還有楚國也恐怕秦國控制了三川後,再向其騷擾,因此也由景翠率領一支大軍在附近監視秦軍的活動;這個情勢使東周趙累想出了一條計策來,就是說服景翠率楚軍向秦軍進攻,以遏止秦軍攻佔宜陽。但要如何說服景翠呢?趙累教使者說:若等秦國攻下宜陽後轉戰楚國,楚軍才加入抵抗,即使成功抵禦秦軍的侵擾,恐怕您也未必能在楚君面前得到更多的獎勵;但萬一戰敗,必遭死罪。不如趁秦軍攻打宜陽之際,就先攻擊秦軍;一方面秦軍恐生肘腋,將大力討好您,韓國感激您不計前嫌拔刀相助,也會不吝饋贈;如此您既得了秦韓兩國的好處,又可保住您柱國的職位,還有什麼比此更划算的呢?果然景翠麾軍攻秦,使秦大為恐懼,奉上煮棗;韓也因此減輕了許多來自秦軍的壓力,饋贈不少貴重禮物以酬謝他鼎力相助。趙累成功的把景翠推出去,並以秦、韓兩國的餽贈酬謝他,使東周度過一次危機,可謂創造了一次三贏的局面。
    這兩則故事的主人翁甘茂及趙累都是智力超群的人,一個能預知日後秦武王會聽讒罷攻宜陽,所以事先與武王訂下息壤之盟;一個能扭轉劣勢,使東周不費一分一毫度過難關;都是現在政治人物應學習的對象。近來的美牛事件,政府部門內部應早就擬定了各種因應方案,但從對瘦肉精的說法顛三倒四,到標榜以行政手段嚴格區分的話一出,就爆發瘦肉精四處橫行的狀況,似乎預測狀況的能力太差了。政府對資本利得稅的推出,本來可藉此次資產價格飆漲,貧富不均的民氣有一番作為,但一個文林苑都更強拆事件就模糊了焦點,政府本來要彰顯的一點居住正義,竟然成了協助建商強拆民屋的惡霸;以差別調整工商業及民生電價的方式,使合理分配及照顧平民的公義得到落實,但卻是油價一次漲足的政策先行,使得政府又蒙上選前凍漲的政策買票疑雲。執政若缺乏推演及規劃能力,就不能使百姓對其有信心,這是現在政府最大的危機所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