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說:對自我認知不清的人﹝不仁者﹞,除了無法長期處於困乏的生活,也不能長期處於富貴的生活。只有對自我認知清楚的人﹝仁者﹞,能安處於任何環境;能將自我認知投射到其他事物上的人﹝智者﹞,甚至能將環境所給予的磨練轉變成滋長壯大的養分。
    孔子認為對自我認知清楚就能適應環境的因素,否則即使再好的環境也無法滿足個人的需要,這也是認清自我與克服環境的因果關係。而智者是指能將克服環境所得的經驗投射到其他事物上的人,這種人只要經歷一種環境的情況就能觸類旁通的得到克服其他環境的智慧,而使自我更為壯大。
    適應環境最主要面對的就是與人的相處,對自我認知清楚的人就能將心比心的去與人相處,能夠與己心心相應的,自然要多加親近;與己乖違的,就要遠離。因此孔子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意思是只有對自我認知清楚的人,可判別什麼人是與自己契合的,要多加親近;什麼人與自己不投契,而要遠離。
    孔子為了勉勵大家都能努力的認清自己去適應環境的變遷,因此又說:“苟志於仁矣,無惡也。”意思是─而真正努力認清自我的人是不會再憎惡環境帶給自己的困窘。
    回到主題,雖然富貴是人人所想要得到的,但如果不去清楚認識富貴的本質,也不謹慎的去因應,便無法長久保有它;貧賤雖是人人都想遠離的,但不清楚認識,也不謹慎因應,便揮之不去。
    故無論真正認清自我者﹝好仁者﹞或只是想認清自我者﹝惡不仁者﹞,只要想努力開始認識自己,就一定會成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