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無以饑渴之害為心害


       孟子說:饑餓的人吃到任何食物都覺得是美味的,乾渴的人喝到任何飲料都覺得是可口的。他們無法真正嚐出食物或飲料的真正味道,是因為饑餓及乾渴所造成的妨害。但不只口腹會干擾對食物飲料的判斷,人的心靈也有同樣的問題,人的心靈要作到不受像饑渴一樣妨害判斷的話,也就不會有己不如人的擔憂了。
     台灣政壇上常有許多外國民主制度所沒有的問題,譬如族群問題,台灣歷史上確實受到外來政權如日本、荷蘭人等的統治,台灣人受到政治上的迫害,一直沒有當家作主的機會,所以成就一種獨立的思想;當解嚴以後,人民已可自由的參與政治,從地方首長至總統,或者立法機構,都已由人民選舉產生,其實就已當家作主;但某些野心政客就是故意挑起這種歷史情仇,把外來政權的帽子扣在別人頭上,甚至把與對岸的談判也污名化說成是親中賣台。這就是以往對自由的渴求及對被迫害的心態仍左右著我們現在對政治的判斷,才會被這些野心政客所操弄。
     所以我們應秉持中道思想,去辨別政治人物的真正意圖,避免他們利用我們曾經被迫害心靈上的傷痕,模糊了對事實的判斷。過去民進黨執政的八年就是一再挑起人民的仇恨,使社會動盪,而陳水扁卻躲在我們對反對運動的同情背後,肆無忌憚的往他們的金庫搬錢,踐蹋人民的尊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