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前車之鑒



    鄭經在鄭成功死後,與五叔鄭世襲發生爭奪延平郡王的鬥爭,鄭世襲傾向繼承明朝的傳統,與滿清隔海而治。但鄭經主張作為清的藩屬國,像當時的朝鮮及日本一樣。後來鄭經自廈門攻回台灣,把鄭世襲的主力擊潰,成為鄭氏家族唯一的領導人。但與清王朝的談判中,卻時有阻礙,一是作為主談代表的鄭泰未取得鄭經的完全信任,竟懷疑他與鄭世襲的手下大將黃昭暗通款曲,所以就將他監禁起來,以致談判受阻。康熙見鄭經沒有誠意,就聯合荷蘭人來攻打金門及廈門,使鄭經敗退銅山,最後連手下大將周全斌也投清,鄭經自此勢力退回台灣。過了兩年﹝1667﹞,清政府一直無法攻下台灣,就恢復談判,一直到1669年都無法達成協議,其中鄭經最堅持的竟是剃髮問題。當時負責與鄭經談判的是賴塔﹝此人是康熙平定耿精忠及尚之信兩藩的名將﹞,他慷慨答應鄭經不剃髮,不登岸,不易衣冠的條件,甚至稱臣入貢也可不必。但鄭經又提一要求就是保留海澄作為台灣與大陸互市的場所,但身為布政使的姚啟聖卻反對,於是和談協議再遭擱置。等到姚啟聖晉升為福建總督後,則兩岸才放棄和談,走入戰爭。
    鄭經與其父鄭成功的理念也未必相同,鄭經時期對日,對英貿易都是歷史以來最繁榮的時期,由於清朝對他實施禁海令,但他還是以走私、賄賂等方式突破與中國進行貿易,甚至他與清政府的協議中也要求互市,鄭經堅信台灣的發展繫於貿易,這也是四百年來不曾改變的趨勢。
    鄭經把握三藩未定的時機與清朝談判,本可以得到朝鮮、日本等藩屬國的地位,但由於姚啟聖的從中作梗,及禁海令的封鎖策略,再加上鄭經死後的一連串爭權鬥爭,以致失敗,否則今日台灣的狀況可能大不一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