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孔子指出使國家動亂的兩種領導人,一是好逞血氣之勇,又不安於現狀的領導人;所謂﹝疾貧﹞是指痛恨貧窮,也就是不顧自己國家虛弱的財政體質,硬是要舉債擴充建設的領導人。另一種是沒有仁心的領導人﹝沒有治國能力者﹞卻又被國人所鄙視,這種領導人必會在其四周築起與人民隔絕的壁壘,專門任用對其拍馬逢迎的人,為鞏固權位,不惜血腥鎮壓,甚至掀起政爭,轉移焦點。
        國際社會有朝鮮的金正日及俄羅斯的普丁為最典範,但他們同時也是其國內支持度最高的領導人,這讓許多人效法像日本的安倍,以往的李登輝等,其實他們才是致亂之源。
       孔子到楚國去見一漁人向他進獻魚,孔子不願接受這莫名的饋贈,漁人說:天氣熱市場又遠,我本想將這些魚扔了,見您是一位溫文儒雅的讀書人所以進獻給您。孔子聽了向他再三拜謝,接受了這些魚,並要弟子打掃準備祭祀。弟子問:漁人本要扔掉的魚給了您,您卻像獲至寶似的還拿來祭祀,這是為什麼呢?孔子說:能把自己多餘的東西致贈給別人就是有仁心的人,接受別人的致贈一定要像如獲至寶似的珍惜,那才不辜負仁。
        如今我們的社會就是「施者吝,受者賤」,所以富者益富,貧者愈貧;政客奪權時總是以人民為口號,一旦取得權位後就與人民對立起來,這便是孔子說這句話時的感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